澳洲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准,以不到世界0.5%的人口,贡献了全世界3%的科研成果。澳洲最好的八所大学组成的澳洲八校联盟,实力可以媲美美国的常春藤。
1
简介
澳大利亚的教育和资金主要是由各个州政府和领地独立负责,当然联邦政府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也扮演一定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在高中毕业之前,也就是5岁至15,16或17岁(取决于出生在哪个州),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公立学校由政府拥有及管理,适龄儿童按地区入学,居住在一个区域的学生都到附近的学校就读,享受免费教育。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列表如下:
学前班(1年)一般设置在小学里上课
小学(6年) Year 1 - Year 6,也有7年制的
初中(4年)Year 7 – Year 10
高中(2年)Year 11 – Year 12
专科(2-3年)
大学(3-6年):科系不同,其修业年限也有差异,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医学6年。
袋鼠国处于南半球,季节与我们相反,从1月至11月为一学年,每学年有4个小学期(term)。4个小学期(term)的开学时间分别为:一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和九月份。第1、2、3学期间都有2周的假期,第4学期结束后(11月底)有2个月的暑假,来年1月新学年开始。
澳洲教育体制采用分权制,联邦政府不负责教育问题。教育均由各州政府自行制定方案并管理。每个州的政策都略有差别,但大体相同。澳洲教育方案和国内存在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案的制作方面。在教育界有一个争论——"一纲多本和一纲一本哪个更好?"。一纲多本就是一个大纲对应多个教学方案或教材,一纲一本就是一个大纲对应一本教案。澳洲是可以算是地道的一纲多本,甚至是"一纲无本"教学。大纲由州政府编制,但是在大纲下面并不是对应多套教材,而是根本没有教材。所有教材、教案都是老师自行根据大纲编写制作的,融入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每一个班级的教学都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相同的知识点在每个班级中的教学方法都有可能不同。除非某个老师开发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案并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认可,才会在其他班级中推广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法好处在于老师都是就地取材组织教案,一般会和同学的生活离得很近。
2
小学Primary School
澳大利亚的小学教育体制因州而异,通常为六年制或七年制。在某些州,学生在小学前还可以先上幼儿园或学前班。小学通常设有以下课程:英语、数学、社会研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手工和戏剧)与保健(包括体育和品质培养)。
澳洲小学一般20人左右一个班级,教室后半部分放置桌椅、展示栏,前半部分是空的,只放一张大地毯、一块黑板、一块白板,上课时孩子们和老师席地而坐,轻松快乐。上课时间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半,放学后有的高年级学生回去钢琴、跆拳道、声乐之类的兴趣班,但很少。
澳洲小学只有英语和数学两门主课,还有很多副课,比如有体育、音乐、艺术、社科、历史、园艺等等,主要安排在下午。由于没有固定教材,老师们根据各自的经验和知识给孩子们进行授课,往往是就地取材,接近生活。例如小学老师在教1~100的计数时,老师并不会直接告诉大家怎么数数。可能是让同学自己在家里或公园里找到100个一样的东西带到学校,老师再通过让大家展示这些100个物品来激发孩子对数数的兴趣,从而让大家将数数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加深学习的印象。孩子们会带各种各样的物品,螺丝钉、坚果、树叶、积木、大米、豆子、巧克力豆等等,由于密度不同,老师还可以顺便教一下质量、体积等相关知识,孩子们学习玩还可以分享食物,课堂气氛非常欢乐。
除了数学课,其他课程都是班主任上课。数学课是混龄学习,根据学生程度组班。这种混龄学习的方法对有突出数学天分的孩子是很有利的。比如著名的澳籍华人天才数学家陶哲轩,5岁的时候进入澳洲公立小学就读二年级,但是数学在五年级上,他就读的小学校长非常开明,7岁的时候帮他联系附近的中学旁听数学课。2006年,年仅21岁的陶哲轩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小编为这个校长狂打call)
国内小学在3年级后笔头作业开始增加,有的慢一些的孩子需要写到九、十点钟,相比而言澳洲孩子轻松多了,并不是没有作业,他们作业也不少,但很多作业都不是强制性的写,而大多是阅读类的自愿完成的作业。在澳洲孩子的书包里一般会有一个Reading Bag,老师会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排好一学期要看的书,难度有深入浅,然后每天给孩子一本新书,需要孩子独立完成阅读,而且老师还会在Reading bag中放一个表格,里面都是在读书过程中可以给孩子提的问题。例如:whatdo you think after you read this book?或者what the frontcover tell us?另外,还有一个Library bag,面有两本书等着孩子,这两本书是孩子自己从学校图书馆里选的书,所以孩子很有阅读兴趣。这些家庭阅读作业充分体现了澳洲教育对阅读和独立思考的重视。
这些阅读任务老师并不会盯着孩子去完成,也不检查完成情况。那老师怎么检验阅读效果呢?其实读书多了,能力自然会提高,日常学习中也能得到体现,另外澳洲有一个检验的法宝——演讲(Presentation)。一般每个学生每周都有一个自己的Presentation day,题目和老师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在开学之初就安排好了。澳洲小学很注重阅读和实际使用的结合,学校认为Reading与Presentation构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Reading是输入,Presentation是输出,老师通过输出考察学习效果,中间的理解和消化过程全部交给孩子独立完成。
3
中学Junior / Senior School
在澳洲,小学毕业后自动升入中学。中学可以划分成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但和国内不同,澳洲的初中是4年,到Year10,义务教育到此为止。高中只有两年,Year11和Year12。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后,即Year10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去工作、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继续高中的学业。
初中四年期间,学生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必修科目一般是英文、科学、数学、体育,选修课范围很广,有科技、社会学、会计、电脑、农业、语言、艺术、音乐、商业、历史、地理、工艺等。学校还有各种社团,比如乐团、合唱团、各种体育队等,澳洲的学生特别的热衷于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课后生活丰富多彩。(小编想起自己初中为了写作业而放弃的美术兴趣班,唉
)
在高中两年期间,学生一般需要就读6-8门学术课程。读完11年后,除了学生们可以按照正常的课程去选择12年级外,还可以选择澳洲名校的大学预科班,升入优秀大学的概率更高。
高中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1、课程可选范围广。规模较大的高中可开设50-60门课供学生选择,规模较小的高中也至少能开设30门课。
2、必修课少。只有英语课是必修课,其他科目都可视为选修课。由于澳大利亚选课制度的灵活性,偏科严重的中学生在未来同样具备考取一流大学的可能性,且在学习中能以自己的兴趣为引导,整个过程自然会比较愉快、用心,也更有望在将来学有所专、学有所成。
3、选修课多。选课一般要考虑3点,第一是学生的兴趣,第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是要结合学生以后大学想就读的专业。比如,如果学生想申请大学的金融专业,高中阶段必须读过数学课;如果想申请医学专业,高中阶段必须读过化学和生物课;如果想申请翻译专业,对于高中阶段的选修课则没有任何前提限制。
高中学习评估是非常人性化的,主要采用的是持续评估制。高中两年期间,学生的平时作业、出勤率、平时考试、期末考试和最后的会考成绩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高中毕业升大学的分数。因此中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和作业,要打消临时抱佛脚和碰运气的侥幸心理,这样还能避免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
其次,人性化评估还体现在升学计分时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课程,避开学生的劣势课程。以首都地区(堪培拉)的高中为例,两年期间,学生一般会选读4门主课,4门副课;在最后高中升大学计分时,选择最好的3门主课和1门副课计算最终成绩,如果4门副课成绩都低于4门主课,主课可以当副课计算成绩。
此外,学校有专门为高中毕业生准备的学习中心,提供丰富的备考资源和专门的辅导老师,保证了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
袋鼠国的高中生太幸福了!
END
之前几期分别介绍了欧美主要国家的K12教育情况,后面会聚焦亚洲,看看几个国家和地区的K12教育,希望各位亲们保持关注。
下一篇:K12在线教育的国外发展情况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