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国际学校啥时最合适,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青苗加速器 2021年04月22日 青苗资讯 1,631 次

有些家长认为,转入国际学校应该越早越好,因为国际学校对于学生天分的启发从年少时期就已产生作用;有些家长认为,转入国际学校还应谨慎为之,因为对于尚未掌握本国文化的孩子来说,过早接触国际教育未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半路”转学 只为培养阳光男孩

盖女士讲述了自己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经历,并表示如果想选择国际学校这条路,还是越早越好。盖女士的儿子壮壮今年10岁,从5岁开始学习英语,并与美国同龄人保持同步的英语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受过度的‘静文化’拘束,公立学校是不适合他的。”盖女士认为,公立学校的纪律要求过于严格,这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打击很大”。壮壮是一个很活泼、很爱说话的孩子,进入公立学校后,老师对他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闭嘴”,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

严格的纪律也或多或少造成了公立校里学生的“年级差异”。盖女士观察了解到,刚刚升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开朗,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就变得越来越安静,逐渐变成“小大人”。升入初中后,孩子更显得沉默寡言,甚至不爱理人。盖女士认为,这种变化在国外很难看到,这与公立校严格的管理息息相关。而班干部和分级入队制度更是加剧了孩子之间的差距。

“公立学校的班级人数是个问题,这造成老师的幸福感不高,甚至对孩子大喊大叫。”不仅如此,公立学校的应试化学习与机械性作业,都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盖女士认为,教育产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由老师的水平决定,或者说“孩子不爱学习责任全在老师”。“回想他在公立学校学习的三年,觉得对孩子的童年有所欠缺。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让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上国际学校。”盖女士说。

在公立校“预备” 在国际校“起跑”

10岁的Hedy目前就读于朝阳区某国际学校,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幼儿阶段,Hedy就读于某双语幼儿园,英语基础较好。一至三年级,Hedy在北京某重点小学就读,曾任班长、中队长,并于四年级时转入朝阳区某国际学校。与壮壮妈妈的观点不同,Hedy妈妈认为,选择国际学校需谨慎,在公立学校打好基础很重要。

在Hedy妈妈看来,公立学校并非“一无是处”,其中对学生纪律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都起到铺垫、引导的作用,并为孩子今后继续深造、适应国际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纪律性是应该在孩子十岁之前培养和形成的,学习习惯就是很重要的特质之一。”Hedy妈妈表示,在公办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这使得有过公办学校经历的Hedy在步入国际学校后,有一定自觉性。

Hedy妈妈认为,如果家长在开始时,并未确定让孩子今后在国外生活或工作,最好不要选择让孩子刚升入小学后就脱离中文环境。“我的孩子现在到了国际学校以后中文阅读能力有点下降,现在说出去玩儿拿一本书,她会很自动地拿一本英文书,脑子里已经不想中文书了。”因此,Hedy妈妈建议,转入国际学校,家长还应“放慢脚步”。

选择国际学校 关键要看氛围

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即为外籍学生提供中等及以下程度教育,实施外国学制的学校。

据介绍,目前在我国国际学校分为四类:第一,由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开办的国际学校(简称为“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第二类是同时招收中国学生又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学校,这类学校采用国际课程(IB),有独立的校园,其课程体系、教育理念、硬件设施和学生构成都是国际化的学校;第三类是本地学校开设的国际部,开设的AP和A-Level只是针对中国学生的培训课程,他们的课程是外国的课程,但上课的模式、教育理念和学生构成都是中国(式)的,所以严格来说,这些学校不能算是国际学校;第四类是外国机构或个人开办的补习中心。

本文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